武夷巖茶是中國傳統名茶,是具有巖韻(巖骨花香)品質特征的烏龍茶。產于福建閩北“秀甲東南”的武夷山一帶,茶樹生長在巖縫之中。武夷巖茶具有綠茶之清香,紅茶之甘醇,是中國烏龍茶中之極品。武夷巖茶屬半發酵的青茶,制作方法介于綠茶與紅茶之間。最著名的武夷巖茶是大紅袍茶。
武夷巖茶的形態特征:葉端扭曲,似蜻蜓頭,色澤鐵青帶褐油潤.內質活、甘、清、香。有明顯的巖骨花香。武夷巖茶名巖產區為武夷山市風景區范圍,區內面積70km2。
品質特性:外形彎條型,色澤烏褐或帶墨綠、或帶沙綠、或帶青褐、或帶寶色。條索緊結、或細緊或壯結,湯色橙黃至金黃、清澈明亮。香氣帶花、果香型,瑞則濃長、清則幽遠,或似水蜜桃香、蘭花香、桂花香、乳香等等。滋味醇厚滑潤甘爽,帶特有的“巖韻”。葉底軟亮、呈綠葉紅鑲邊、或葉緣紅點泛現。
功效:武夷巖茶主要藥理功能:明目益思,輕身(減肥)耐老(延緩衰老),提神醒腦,健胃消食,利尿消毒,祛痰治喘,止渴解暑,抗輻射,抗癌防癌,抗衰老,降血脂,降血壓,降膽固醇等等。
武夷巖茶的沖泡方法:正確的沖泡和品飲才能充分發揮出巖茶風韻和每泡茶的特征,領略茶中真諦,體會茶的無窮樂趣。
一、泡茶器具:準備烏龍茶專用茶具一套(沖泡壺宜選用90-150毫升的紫砂壺或三才杯)。
二、投茶量:沖泡壺具容積的1/2左右(1/3-2/3)。
三、泡茶用水:以山泉水為上,潔凈的河水和純凈水為中,硬度大或氯氣明顯的自來水不可用;水溫需現開現泡為宜;水溫低于95度或長時間連續燒開的水 都略遜。最好配備“隨手泡”。
四、浸泡時間:1至3泡浸泡10-20秒,以后每加沖一泡,浸泡時間增加10-20秒。浸泡時間的調整原則為1至7泡的湯色基本一致,且可沖泡10余泡。沖泡次 數與浸泡時間有關。
五、濃淡調整:用投茶量進行。需淡些則投茶量少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/3-1/2,需濃些則投茶量多些為沖泡壺具容積的1/2-2/3。
六、品茶要領:巖茶滋味醇厚,內涵豐富,有特殊的“巖韻”。茶樹品種特征能從滋味中體現;香氣或高或長,高則濃郁,長則幽遠,香型多樣化,如花香、 果香或帶乳香、帶密香等等;品茶時先嗅其香,再試其味,并反復幾次。聞香有聞干茶香、蓋香、水香、杯底香、葉底香等等;嘗味時須將茶湯與口腔 和舌頭的各部位充分接觸,并重復幾次,細細感覺茶湯的醇厚度及各種特征,綜合判斷茶葉的特征和品位。
品飲方法:巖茶湯水一般呈金黃或橙黃,帶些微紅,清澈亮麗。茶青發酵的程度不同,還有烘焙的程度不同,泡出來的湯色也不同。一般來,重發酵,高火功的巖茶,顏色較深較紅;輕發酵,低火功的巖茶,顏色較淺較黃。
巖茶的茶湯,總的來說是甘、醇、鮮、滑。但細細品賞之下,則又有許多具體特點:
甘:有兩種,一是入口即甘,只要是好巖茶,入口就有一種甜滋滋,涼沁沁的味道。但是不像普洱的甘那樣,有點膩感。巖茶的回甘是發散型的,直接擴充你的喉嚨,清涼開闊,你甚至覺得那不是回甘,但確實是喝了巖茶以后舌齒清甘,喉嚨開闊,很舒服的一種感覺。
醇:是指茶味的濃淡和茶湯的厚薄。茶味是任何茶湯都有的,可以明顯感覺到的類似中草藥的特殊味道。巖茶的茶味,比綠茶淡,比紅茶黑茶濃。茶湯則比綠茶厚稠。但又不如普洱類黑茶,顯的更清薄。如與同為烏龍類的鐵觀音相比,茶湯更厚稠,茶味更濃郁。所以,福建茶界比較巖茶與鐵觀音特征,有“南香北水”的說法。
鮮:茶湯清新,鮮美,如同雞湯一般。曾經品過綠茶新貴安吉白茶,這種鮮感特別明顯。造成這種鮮感的原因是氨基酸含量是一般綠茶的一倍以上。
滑:滑是相對于澀而言的。茶湯入口后,舌尖有茶的感覺,再進入以后,舌頭的后半部分好像已經失去了知覺,不用吞咽,茶湯已經“滑”進或者“化”進喉嚨和肚子。當然,好茶入口都很滑順,但是因為巖茶茶湯較為濃稠,所以,滑或化就顯的特別難能可貴。
貯存方法:干燥、潔凈、避光、低溫、少氧;忌水分含量高、接觸異味、光線照射、高溫環境、暴露空氣。